整体式学习法是一种能让学习效率突飞猛进的方法,掌握这种方法后,能让你一个学期多自学10门课,并成为一名真正的终身学习者。
但要学会这种方法,需要先在大脑里面
建立知识的“结构”,结构就好像是一座城市的地图,一旦你记得整个城市的地图,哪里增加一个房子,更新一个房子,你可以很快完成知识的更新,而且你知道哪些房子是地标建筑,哪些是不重要的。这样你看到新的房子,就可以很快做出判断,是需要重点注意还是可以忽略不计。如果没有地图导引,就好比你去一个陌生的城市,哪里都是房子,哪里都是路,你就会迷失了方向。
当然,还需要经过反复地练习,在没有循序渐进掌握之前,你的学习效率可能还不如那些死记硬背抓重点的同学。这就好比是一名运动员为了提高成绩改变自己的技术动作,在短期内他的竞技水平还会下降,但是一旦他掌握了新技术,很快竞技水平可以稳定上一个台阶。
整体性学习可分六个阶段进行:
1.获取阶段
一切可以吸收的信息都是获取,可以通过看、听、读、写、触摸等方式获得。好的信息获取者会努力提升自己
抓住关键信息的能力:你不妨观察自己阅读一页材料,或者一堂课,或者其他,并获得80%的理解,你要花费多少时间?
要提高自己的获取信息能力,第一步是简化。比如我们读三国看诸葛亮打孟获一章,简化成一句话就是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,虽然损失了很多细节,但是对于大情节,这一句话已经抓住了全部重点信息。
简化需要你在获取信息时删除一些无关的信息,抓住有价值的信息,有些信息你觉得不重要,请大胆跳过,不要担心自己没有掌握,而错过什么。从这个角度,做PPT是一种很好的简化能力的训练方式,因为把一段话放在PPT上,必须变成一句话,你必须做到抓住核心信息不损失。
有了简化能力,你就应该尽可能占有有价值的资料。一年读一百本书,总比一年读三四本书强,这就是容量的问题。有的人一年看不了十本书,有的人一年能看一百本书,容量差距非常大。为什么会这样?人的大脑不是差不多吗?这就好比是你的胃,经常吃两碗饭的人,胃就被撑大了,其实吃一碗就足够能量消耗了。大脑的容量会随你阅读量增加而变得更加会组织信息,如果你总是缺乏足够的阅读量,大脑容量就会退化到只能看看《知音》和《故事会》了。
简化信息,提高容量,最终一个目标是提升你获取信息的速度,能在一个小时快速读完一本书,并抓住核心信息会比花一天要好,但是速度和信息获取也是一对矛盾的关系。很多人难以掌握的关键就是为了充分获取信息,而牺牲了速度。其实,考虑到信息的简化,我们完全可以在很多情况下采取牺牲信息而获取速度的阅读方式。
2.明白阶段
获取信息而不求理解是无意义的填鸭式学习,一段话,一篇文章你不理解它的含义,想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是不可能的,从这个意义上讲,明白阶段是不可跨越的。大部分人能感受到明白阶段,比如知道一个公式是什么意思,每个符号代表什么,然后能够通过反复强化练习掌握利用这个公式解决某类问题。这就是明白阶段的学习。可惜大部分人进入明白阶段后学习就止步不前了,你还得进入更高的拓展阶段。
3.拓展阶段
到了拓展阶段,你必须了解一个公式是怎样推导来的,它与其他公式的关系,有什么边界限制,以及怎样用它来解决不同的问题。拓展阶段才是真正的整体性学习开始。你开始把你学到的知识模型和其他的信息建立联系了。你可以了解一个公式的来龙去脉,这是深度拓展,你也可以了解一个公式相关结论,这是横向拓展。
最终你会实现一个公式和其他学科知识的跨界联系,这是一种难度最大也是最有创造力的纵向拓展。比如秋叶老师在学习PPT时领悟到排版的原则,然后进一步了解了关于字体、段落、配色等相关知识后,把PPT制作技巧和方法移植到制作简历上,在很短的时间内帮助很多人制作出了大量精美的一页纸简历。
排版原则,就是在PPT领域可以具体化的知识。比如字体、段落、配色就是知识横向拓展,和简历设计结合就是知识纵向拓展。拿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这门课举例,上过这门课程的人无不被各种积分、概率密度分布和检验搞得抓狂。在准备期末考试的时候恨不得把书撕烂煮汤喝。但是在这些古怪的符号背后却是活生生的数学:追求几个女生才能找到真爱?如何排队才最节约时间?甚至可以通过日常购物来推算出孕妇的预产期。这门年轻的学科早已经在生物学、心理学、语言学和环境科学等各领域开花结果了。
4.纠错阶段
所有的知识结构都可能有错误,当你建立知识结构后,你会发现一些新的信息,弥补你知识的漏洞或错误,你就需要定期修正你的知识框架,让它更能够解释世界。比方说,有些女孩子小时候认为爱情是甜蜜的,很容易轻信男生,结果很多人有了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后,她们又认为男人都是骗人的。但是等她们找到真爱走向幸福的婚姻后,她们才明白,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人,你遇到合适的人才能走向好的结局。而前面的种种经历,就是为了让你能把握最合适你的那个人修炼的过程,修炼得好,幸福圆满,否则一辈子生活在怨气纠结里。这个认识的过程,就是一个对爱情认识不断修正纠错的过程。
5.应用阶段
其实在明白阶段你就可以反复应用你的知识,做到学三举一,而在拓展阶段你要把你学到的知识反复用到不同的场合或领域,从而实现举一反三。比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大学生几乎都学过一点统计学,但是有几个营销专业的学生能把统计学知识用在他的工作中?比方说如何判断一份调研样本的数据是否可靠?
6.测试阶段
不管是哪个阶段,都需要经过测试。
获取阶段的测试:你以前听过或看过这个知识吗?
明白阶段的测试:你理解这个知识的含义吗?
拓展阶段的测试:这个知识点是如何推导得到的?
纠错阶段的测试:你对这个知识点有哪些错误的认识?
应用阶段的测试:你能运用这个知识到不同的领域吗?
通过以上六个阶段,你就进入了整体式学习的模式,你会发现很多乏味的课程,都开始变得饶有兴趣,因为你可以用它解决或解释现实的问题。否则每一门功课都对你是折磨。(作者:张志 黄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