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的速度,本是个习焉不察的事体,读了也就读了,快些慢些多半不会介意,甚而压根儿未进入意识里。不过,一经有人提及,细细思量,兹事虽小,却有着强的渗透力,源远流长,贯穿每一个体的阅读史,安得没有审视的价值?如此一想,就速度之“上下四方”言说一番,却也未尝不可。不为悦人,己倒是可以悦一悦的。
速度不是无关紧要的,毕竟许多人都遭遇一个烦恼:这么多书,什么时候看得完?解决方式其实也简单,看快些不就可以了。当然,说说简单,快也是要快得起来的。
其实,老早就知道阅读须注意的一些要点,如视线由关注字、词,扩展到落点于句子乃至段落,亦即由点及面(具战略眼光),此为
提高阅读速度的关键所在(所谓“一目十行”者,即高段之达成)。这是需要训练的,自己也真的尝试过,效果似乎还是有的。
不过呢,任何技术都仅为技术,它只能是辅助手段,而替代不了那一终极的核心:对
阅读的热情与爱。何为热情?记得在中学毕业至大学生涯发端的那个暑假,忽然闲了下来,真是有些不适应,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。于是,借了一套以前未看过的《鹿鼎记》来,有期限,三天,翻翻,五册逾一千八百页,有点吓人。开始读,觉还是要睡的,但缩短了,饭也是要吃的,却匆忙了。果然按期完成,累得一个倒仰,但却还巴巴的……有没第六册呢?平均一天六百余页,约四十万字,时间成本明摆着,速度可以轻易算出来。不过这种要气力的事以后不再干了,因为气力费得太多,不好补。
快读是练出来的,而练的缘由多半是由于逼迫。以前书不多,好书经手的时间更短,比如《围城》,刚开始发行量不大,不太容易买到,借到一册,只能在自己手里呆一天,那就看完吧。三百多页,二十多万字,“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,深于一切语言、一切啼笑”,那只祖传的老钟虽大不守时,我却精准得不得了。
逐渐地,于自己而言,适合的阅读速度大致定了下来。在时间允许的情状下,一天十五万字左右,两百多页吧,是充实又不觉得疲累的。最好交叉读两三种书,多类型的,语言密度相异,可以调剂一下。如一本学术专著和一本小说,如此的搭配是比较理想的,眼睛和脑力在转换的过程中可以获得休息。
至于阅读的媒介,纸质或电子,自然还是倾向于纸质书,不过亦不排斥后者。方便是一回事,另有别一情况,即某种禁忌。如史学家高华的《——》,只有香港版,内地未出,还是看电子的吧。这部专著有近五十万字(香港版纸质书六百多页),手中的电子版排得密密麻麻,实在费眼,调整宽松些。起初一天看七八万字,书实在精彩,考据扎实,史识特异,有振聋发聩之声,学问做到这个地步,叹为观止。读了几天,超过半部的样子,眼睛受不了了,疼,却又不舍得不看,只好字数减半,徐徐读完。电子媒介的便利与不便,因人而异,于我而言,存储资料是好的,读一些也是好的,但要
大量阅读,对眼睛的耗费显然是最大的症结所在。
初读具新鲜感,而重读,甚而多次的重读,变为一种享受,及认知的深入。重读时,速度可以调控,心态上从容得多,由低头赶路变得有时间撒眼四望或静心多思,消闲的初衷或研究的目的,均无不可。多数的书,读一次足矣,而与自己相投契的,须反复读之,方可浸染其中,得益于大方。
如《红楼梦》,曾在一段时期内,每年读一次,应有六七遍的样子;不同时期读,以不同的速度,有每日两百页的,或一百页,乃至慢至几十页,又或放于枕边,从中间任何章节读起,随意几页。起始读故事,后来看语言,品诗词,再后来专注于结构,不一而足,总有体尝而获得之处。再有,从以往读的作品里抽捡出若干来,并置一起,或可发现新的东西来。如拿出鲁迅的《铸剑》、汪曾祺的《复仇》、余华的《鲜血梅花》,这三个短篇小说分散于三位作家的文集里,以前都是读过的,而一旦将之单独列出,重读一下,会看到某些脉络的隐现:《铸剑》刊发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,《复仇》是四十年代,《鲜血梅花》是九十年代,它们的主题都是复仇,且均为替父报仇,在不同年代的作家笔下,类似的主题发生了迭变,由血脉偾张、慷慨赴死到岁月磨砺、化解恩怨,直至演化为流离虚无、不知所踪。
史传、魏晋传奇对鲁迅的影响,鲁迅作品、西方现代派文学对汪曾祺的影响,新派武侠小说对余华的影响,都值得探究一下。而这些,显然在初次阅读时难以完成,须重读才可领会。自然,此时的阅读速度,快慢皆不重要,品鉴为上。
由阅读的速度,顺延至阅读媒介,及初读和重读,算是小跑野马,不过亦不算远,终究不离读书这桩事体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,有自己的适应度,不一而足,只有一点是共通的,即发自内心的喜爱。在如此的交叉点上,谈任何东西都不妨被视为一种顾左右而言他,所有的意思,均汇聚到一个所在,于此,我们心知肚明。(齐物秋水)